马英九当选在预料之内、情理之中

作者:吴庆宗

海峡两岸人民格外关注的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在沸沸扬扬中落下帷幕,国民党推选的候选人马英九、萧万长有惊无险的以绝对优势当选。这既是人们事先预料之内的结果,也是当前台湾蓝绿博弈中此消彼长导致的情理之中的结局。对此选举结果,我是乐观其成,并对国民党今后四年的执政有所期待;我们大陆似应尊重台湾人民的选择,对国民党候选人马、萧的胜选有所表示。其实,早在今年1月台湾“立委”选举中,国民党大胜、民进党大败的选举结果,就已凸显民进党“重政治轻民生”的战略已走到死胡同,丧失了“让人民感动”的力量。同时,也预示民进党将会一蹶不振,丧失执政地位。

随着马英九的胜选,也标志着台湾新一轮政党轮替的开始。我们无论如何看待台湾的民主,但在台湾能通过民主选举,再次现实政党的轮替和政权的更迭,也应该说是台湾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一大进步。

分析这次国民党的马英九之所以能胜选,其原因可能很多。但其中主要应该有以下几点:一是国民党坚持以“拼经济”为其竞选的主轴,力主开放两岸政策,发展两岸经贸关系,高举“反贪腐”的旗子,迎合了台湾民众求和平、求发展、求稳定的期盼和“人心思变”的诉求;二是国亲两党的合作和泛蓝的整合,为马萧的胜出提供了组织保证;三是马英九本人的理性、清新、廉洁,在台湾民众中所具有的良好人气;四是选前国民党加强了争取台湾中南部民众的工作;五是民进党八年执政的贪腐无能,在客观上成全了国民党的马英九胜选。这一条或许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对马英九的期望值不宜过高

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国民党的马英九当选,这对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而言,无疑比民进党的谢长廷当选可能要好些。但我们对马英九的期望值不宜过高。

新当选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是目前在国民党党内和台湾相当一部分民众眼力最具人气的政治明星。他具有深厚的法学专业学识和留美的背景。他的两岸政策基本立场是“不统不独不武”,维持现状;主张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搁置争议,恢复对话;多次表态如执政愿与大陆实现三通。他的当选无疑有利于维护台海和平,促进两岸共同发展。同时,也为重新开启两岸平等谈判,打开两岸在政治上的僵局,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

但是,马英九作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就其个人的气质和能力而言,温良有余霸气不足,在政治上略显不成熟,缺少驾驭台湾全局的行政经验和处理台湾内外事务的应变能力。特别是在两岸政策上,马英九也从来没有在任何场合讲要实现民族统一;多次以大陆“实现民主”、“为六四平反”、“撤走对台的导弹”作为两岸统一的先决条件。最近,面对西藏少数人打砸抢烧的暴力犯罪事件,马英九竟然无视事实,公开污蔑我镇压西藏人民,扬言“不排除停止参加北京奥运”。这一系列言行也暴露了马英九反共斗士及右派的面目。为此,我们对马英九的当选不能抱不切实际的幻想,更不能寄希望于国民党08年重新当政后就会与我们大陆谈统一问题。我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海峡两岸还将面临“不统、不独,维持现状”的局面。这固然有利于维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台海两岸的稳定,但从长远看有可能导致台湾与大陆渐行渐远,以致为岛内外“台独”势力从事分裂祖国的罪恶活动提供可乘之机。我们对此应该有清醒的估计和判断。

面对国民党重新执政,我们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这次国民党重心执政,使国共两党有可能更好、更快的按照早前两党会谈达成的愿景,共同维护两岸的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应运台湾政治生态的变化,采取新的对策和措施。

一是慎重处理敏感期的两岸事务。从3月22日台湾地区领导人产生至5月20日就职,有近两个月敏感的过渡期,也是新老政权能否顺利交接的关键时期。为此,我们对马英九的胜选和国民党的重新执政,似其乐观其成,保持低调,冷静对待。特别是对台湾过渡期新老政权交接过程中出现的新动向、新问题,凡不涉及中国领土主权的,尽量不介入,不轻易表态;对在过渡期间遇到的涉及两岸关系的具体事务,以暂缓处理为宜。

二是在九二共识的基础,尽快恢复海协会和海基会的两会正常的协商渠道。当务之急是本着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就两岸事务性问题进行协商。如“三通”,特别是直接通航问题、开放大陆人士赴台旅游的问题,等等。

三是在一中的原则下,坚持既联合又斗争,求同存异,并在建立互信的基础上,由官方进行平等协商和谈判。首先就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达成共识,签订和平协议。然后,视两岸关系的发展,在有准备的条件下,就双方关心的议题进行协商和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四是应对台湾政党的轮替,本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转变思维方式,对以往的对台工作思维进行必要的反思和调整。如怎样正视台湾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台湾与港澳的差异性;如何正视台湾的现实,明确“中华民国”的定位问题;是否有必要在“一中”的表述上,对有关两岸目前事实上存在的“两个政权”(两个谈判主体)的定位作出科学、合理的阐述。再如,可否在双方都能接受的前提下,找到一条能使台湾当局和民众长期寻求“国际空间”的诉求得以满足的途径和方法,等等。
五是坚持不懈地继续做好争取台湾民心的工作。我们似应注重把做好民进党的工作与作好台湾中南部民众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继续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两岸人员的交流交往,消除误解,增进共识;进一步落实一系列惠及台湾民众举措,确实保护来大陆投资、经商、旅游的台湾同胞的合法权益,让他们真正能从两岸关系的发展中享受到应有的实惠。

对“入联公投”要警惕,但不宜看得太重

“入联公投”是民进党出于选举的考量首先提出的,随后国民党为与其制衡提出了个“返联公投”。两者的出发点都是为了选举之需要。但其区别在于民进党“入联公投”公开挑战“一中原则”,其主张一旦得逞,势必造成台海局势的紧张。对此,我们应该有所警惕。

但是,众所周知,无论“入联公投”,还是“返联公投”,其实,都是出于选举而虚拟的一个议题,是没有必要,也是很难得到台湾大多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的。我们暂且不谈“公投”是否能通过,就连当初提出动议的政党领导人自己都清楚,台湾想参加联合国是“自欺欺人”,是“不可能的”。依据多年来对台湾选举文化的观察,我觉得对台湾一些政党领导人在激烈的竞选中抛出的所谓“口号”、“诉求”、“狂言”、“承诺”,大多是说说而已,演演戏、拉拉选票罢了。我们还是应该冷静观察,“听其言、观其行”,不要太当真,也不宜看得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