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份,盟省委领导再一次到梨树县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调研,了解我国第一家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挂牌营业的村级农村资金互助社运营一年多的经营现状、存在问题和今后发展思路,试图在此基础上,对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如何发展进行一点探讨 。

一、首家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2007年3月9日,全国首个农村资金互助社,即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在四平市辖内的梨树县闫家村成立。互助社由32户社员发起,募集股金101800元。由于开业成本支出占股金额度的70%,存款也仅有1000元,可投放资金明显不足,而预约贷款的农户49户,金额达20万元。在没有其他资金融入的条件下,资金互助社的发展一度呈缓慢状态。为了解决资金供求矛盾, 人民银行四平市中心支行建议有关部门出台农村资金互助社融入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资金融入的管理,对融入资金的方式、额度、期限等进行详细具体的规定。对融入资金和互助社自有资金之间的比例进行合理界定,既有利于互助社有充足的贷款发放,又能控制信贷风险。同时希望有关部门出台支持农村担保机构发展的政策,支持由社会资本组成的农村社区小额贷款担保公司发展,鼓励建立由农户组成的社区村级信用担保合作社,为农村资金互助社融入资金提供担保,保障融入资金的安全。在人民银行四平市中心支行的帮助和支持下,使资金互助社融入20万元资金。

由于农村资金互助社刚刚起步,其解决资金供求矛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其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是批发贷款?委托贷款?还是同业拆出方式?没有具体的操作要求。

融入资金的方式缺少规定。农村资金互助社向银行机构融入资金是以信用方式进行?还是需要提供担保?没有政策要求。
金融机构对农村资金互助社融资缺乏相关制度规定。由于四平市城市信用社是独立法人,可自主决定对外融资,其他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业务权上,其基层机构无权决定向互助社融资,而其上级行又缺少相应政策要求,造成融资渠道狭窄。

融入资金的风险防范措施有限。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成立时间短,可供抵押的资产少,抵御信贷风险的措施有限,虽然融入了20万元资金,贷给至少40户以上农民,风险较分散,但一当经营管理出现问题,或是遇到大的自然灾害,融入的资金将形成风险,可能出现损失。

目前我国农村除了存在50多年的农信社之外,人们对农村出现的新型金融机构充满期待。资金互助合作社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质量和成败。”

二、目前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模式及特点

去年以来,随着《农民专业合作法》的颁布和实施,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在农村合作资金互助社示范经验的推广下,全国许多县(市、区),根据当地的政策和实际情况,在一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探索开展资金互助,在外部引进信用和保险机制,增强市场竞争里力,创造了许多发展模式,主要有

(一)、外因推动复制经验型资金互助合作模式。 此类合作社大多是在当地政府的外力推动下,通过复制别人已经成熟的资金互助组织经验而形成的,属外因推动型合作组织。在外力介入的过程中,当地村民对合作社的基本知识与理念、农村经济发展的困难与解决途径以及目前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政策走向有了深刻了解与熟悉,正是在这样逐渐了解和熟悉的基础之上,他们认同了合作之路是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现在大部分新形成的资金互助组织属此类型。这种合作社将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业务,社员之间在生产经营业务方面几乎没有多大联系,缺乏生产合作的基础。

(二)、内部生成与外部引进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一方面在农民内部延长产业链;另一方面从外部引入信用、保险和财政支持,从而可以尽最大可能地降低风险,增强市场竞争力。例如:梨树县太平合作社集工业合作、生产合作、消费合作和金融保险合作于一体,其运作的机制为:农民+合作社+信用社+保险公司+财政支持。据了解,农村信用社通过合作社开展“股权信贷”,使过去“农民―农村信用社”的信贷关系,变成“农民―合作组织―农村信用社”的股权信贷关系,把农村信用社和农民的利益连在了一起,互相牵动,互相促进。

(三)公益型资金互助合作模式 。此类型合作社主要由社会公益组织倡导、发起,逐渐引导农民加入。其特点为公益性、扶贫性,没有生产经营合作为纽带,形式比较松散,内生性不够强。典型的就是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指导的安徽“小井庄实验项目”。这个项目是,通过引导小井庄村民以入股的形式成立“小井庄社区发展合作社”,总股本分为社员基本股、公益股、投资股。每股基本股为3000元,由此筹集到的社区发展资金只向合作社社员发放贷款,不作其他用途,在合作社内部封闭运行。贷款得到的利息会按2比1的比例在社区公益事业与社员之间进行分配,公益事业包括救助非凡困难户、修建水利设施和道路、提高卫生水平等。在我国西部贫困地区由NGO组织倡导、发起的大量农村社区资金互助组织,以及安徽省利用财政扶贫资金在30个贫困县“复制小井庄经验”所形成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都属于此类。

上述三种模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内生型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第二种是外因推动型资金互助合作组织。

第一种类型的合作组织,是农民们经过长时间的劳动互助、购销合作,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组织化程度,获取合理的市场交易利益,自我联合起来,组成的服务组织,发展形成资金互助,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资本合作的。这个过程正是农民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有利于农民合作意识、民主治理能力的提高,因而具有“超经济”意义。此外,此类型的合作组织,具有其他各种金融机构无可比拟的优势――信息对称、低交易成本,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但这类组织对经济环境、人员素质等各方面条件要求较高。

第二种类型的合作组织,能够及时、有效地满足当地农民的资金需求,待未来各种条件成熟时,各个资金互助组织可以进行联合,有可能形成更大区域的资金合作组织或合作银行。不足之处是:首先,此类型合作组织具有“扶贫”性质,假如一味强调对农民“低息”扶持,就有可能使这类组织缺少足够利润积累,从而危及可持续经营,限制其规模的扩大。其次,这类组织和其他农村金融组织的业务重合性大,发展空间竞争激烈,比如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联保贷款、扶贫资金贷款、专营贷款公司贷款等都与这类资金互助组织的业务相类似。

三、、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发展还很不成熟,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比较典型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一)所有已成立的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资金规模都太小,大部分都是几万元的规模,只有少数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具有几十万元互助资金,上百万元规模的资金互助组织凤毛麟角。由于资金规模小,业务量必然有限,与农民的实际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二)制度、治理层面上还有诸多待完善的地方。大部分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都是借鉴拷贝已成熟的资金互助社经验,由于各地方经济发展环境、农民素质不同,那么规章制度是否严格执行,操作风险的规避问题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据了解,有些地方的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中,已经发现一些资金互助组织内部治理混乱,有章不循,合作性不强,内部人员控制,极有可能象当年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一样发生异化。 (三)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外部生存环境依然不佳。虽然,银监会放宽了农村金融机构准入的条件,降低了准入的“门槛”,但降低后的“门槛”对我国农村现存的绝大多数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来说依然很高,达不到《农村资金互助社治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它们仍将长期“非法生存”。(四)一些地方政府和基层干部对农民互助合作的意义认识不足,不能正确处理“官民关系”;甚至有些基层干部质疑:农民们都合作起来、自我服务、自我治理,还要我们干什么?有个别基层干部把农民自发组织的互助合作组织戏称为“邪教”组织。

四、对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要拓宽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的资金来源渠道。目前,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农村社区内的农民,二是财政的注入,三是其他组织和个人的资助;很显然,农民本来就缺乏资金,外部资助是有限的,指望财政大量注入是不现实的;所以这三个渠道难以完全满足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资金需求。,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从金融政策上想办法,建议人民银行将其他金融机构寻找出路的资金以再贷款的形式直接批发给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如此可一举三得,一是解决了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出路问题;二是解决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资金需求问题;三是可对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形成商业激励,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内部治理。要认真贯彻“民有、民管、民享”的基本原则,加强指导和监督,促使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完善内部治理制度,要强调其民主性、透明性,杜绝内部人员控制,防止合作组织异化。在当前试点阶段,要坚持宁缺勿滥,切忌政府包办,一哄而上。要把试点工作做细、做实,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坚决防止采取政府强力推进的办法,在短时间内,农民没有合作意识的情况下,盲目大力建立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这样组建的合作组织其合作性几忽没有,变成了干部的合作,政府的合作,而非农民的合作了。

(三)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一是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法规,当前最紧要的是对《农村资金互助社治理暂行规定》进行修订,否则,一方面大量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非法生存”问题得不到解决,另一方面,也将置政府的法规尊严于尴尬境地。二是要加强对广大干部,尤其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提高他们对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意义的认识。

(四)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要想农民真正合作起来,必须使农民充分认识到“合作是自己的事”,并且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这就需要政府采取多种手段,开展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使农民提高对合作组织的熟悉,激发他们合作的意愿,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五)大力推广中国农业银行的金穗惠农卡

金穗惠农卡是中国农业银行发行的综合性借记卡产品,以全体农户为服务对象,不仅具有存取现金、转帐结算、消费、理财等基本金融功能,还针对广大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的需求,特别是在解决农户贷款方面,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和周到的金融服务。
四平市梨树县农业支行,以发放“金穗惠农卡”为载体,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户贷款采用信用担保方式。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机制和担保方式,走出了一条解决农民创业融资难的新路。农民种粮缺化肥,养猪缺饲料,只要是惠农卡持卡人,就可以向银行申请农户小额贷款,符合贷款条件的持卡人可获得一次性的授信额度,在这个额度内,可以通过惠农卡在银行的网点、自助机具等渠道办理借款、使用、还款等业务,实现一次申请,随借随还,办贷款跟取存款一样方便、快捷。

当前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客观需要,在进一步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同时,鼓励、引导和规范农村资金互助成为必要之举。金穗惠农卡既能监控客户的账户余额,防范贷款风险,又给农民带来了极大方便,很大程度上比农村资金互助社更方便、更安全,是打开农村金融市场的金钥匙。一张小小的信用卡,不仅可以带动农民增收,而且还可以促使农行的利润成倍增长。